1、平交,也叫平面交叉,是火车和道路的交叉口。平交道是指没有设立立交桥或地下通道的铁路和道路交叉组合的路口。平交在不同国家的命名也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国称为“grade crossing”,英国则称之为“level crossing”。
2、平交路口,就是不同方向的道路在同一平面(高度)中交汇(如下图),日常所见大部分路口都是平交路口。由于各条相交道路上的各种车辆和行人在此交汇,不同方向的车辆和行人之间相互干扰冲突,极易出现交通阻滞、交通事故多发等问题,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的焦点。
3、平面交叉口是道路在同一个平面上相交形成的交叉口。通常有T形、Y 形、十字形、X形、错位、环形等形式。在无交通管制的平面交叉口,车辆通过时因驶向不同而相互交叉形成冲突点,在三岔路口有3个冲突点,在四岔路口有16个,在五岔路口则有50个冲突点。而每一个冲突点实际上就是一个潜在的交通事故点。
4、平交路口是指不同道路在同一平面内交汇的地点。这类路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以下是对平交路口的详细说明: 平面交叉路口定义:所谓平面交叉路口,是指多条道路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地方。这些道路通过交叉口相互连接,形成一个道路系统,以便各个方向的交通能够相互通行。
5、平交:平交的交流道通常是以“平面交叉”的形式,以其两侧的“匝道”来联系地区道路,其侧车道并兼任为平面交流道的集散道。立交:立交是以高架道路、桥梁或“环形绕道”形式,连接主干线内个别的行车线至其他主干线或邻近的辅路。
1、十字路口 拼音: (shí zì lù kǒu)解释: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出处: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下·旧说崔慎为瓦棺寺僧后身》:“何以不待其末年,执十字路口,痛与百掴,方为快意。”示例:站在歧路上是几乎难于举足,站在~,是可走的道路很多。
2、【解释】 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3、词目 十字路口 发音 shí zì lù kǒu 释义 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引用 《水浒传》第二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背后一个人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拦腰抱住,扯离了 十字路口 。
4、[ shí zì lù kǒu ](~儿)两条路纵横交叉的地方,比喻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对去向作出选择的境地:处在人生的~,他将何去何从呢?出 处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下·旧说崔慎为瓦棺寺僧后身》:“何以不待其末年,执十字路口,痛与百掴,方为快意。
5、你好 十字路口,字面意思是十字交叉路囗。也就是在这些交叉的地方需要选择了,可以有选择余地了。
6、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在十字路口,不论有无信号灯,都有一套让行的原则,很多司机对在十字路口如何让行搞不清。路口引发的许多严重交通事故,正是出在“让”和“不让”之间。
1、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最小间距:主干道为600米,次干道为300米。 交叉口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相交的地方,车辆和行人在这里汇集、转向和疏散,是交通的咽喉。因此,正确设计和管理交叉口交通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方面。 道路交叉口可分为平面交叉口、环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
2、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不太合理。截止到2022年6月17日,上海市主干路的交叉口范围设立的很窄,多辆汽车经过会导致堵车的情况发生,因此上海市主干路交叉口设置的并不合理,政府会给出解决方案的。
3、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最小间距规定如下:主干道交叉口间距不小于600米,次干道交叉口间距不小于300米。交叉口是多条道路交汇之处,是车辆和行人汇集、转向及疏散的必经之地,被视为交通的“咽喉”。因此,合理设计和有效管理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对于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确保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4、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最小间距是主干道600m,次干道300m;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的相交处。车辆、行人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地,为交通的咽喉;因此,正确设计道路交叉口,合理组织、管理交叉口交通,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方面。
5、图3:城市道路交叉口与出入口转角净距示意图 美国道路运输研究教育中心(CTRE)在《出入口管理手册》(Access management handbook)中提出,城市主干路上交叉口转角净距应不小于37米,次干道上交叉口转角净距应不小于23米,支路上交叉口转角净距应不小于9米。
城市中的道路交叉口是不同交通路径交汇的节点,通常被称作路口。这些交叉口按照其形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十字形、X形、T形、Y形和环形等。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分离原则:通过引导交通流按照车道分离、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的方式通行,减少不同交通流之间的干扰,确保交通的有序性。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常见的形式有“十”字形,“T”字形及其演变而来的X形、Y形、错位、多路交叉等。这些交叉口在平面上的几何图形,由规划道路网和街坊建筑的形状所决定,一般不易改变。
法律分析:道路交叉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交叉口设计应安全、有序、畅通,满足道路使用者的需求。2 交叉口通行能力应与路段、出入口及相邻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相匹配。3 交叉口几何设计应与交通组织设计、交通管理方式和交通工程设施相协调,并应与其他交通方式相衔接。
总则 规划规范详细阐述了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原则和指导方针,确保交通顺畅和安全。 术语和符号 这部分定义了关键术语,如交叉口类型、信号控制等,并使用符号系统进行清晰标识。 基本规定 1 一般规定:概述了通用的设计原则和标准,适用于所有交叉口。
1、其特点是某一主干道或两干道上的直行车辆以上跨或下穿的形式直接通过路口,不与其他任何路线平交,从而保证了干道上直行车辆的畅通,其他流向的车辆均通过环道作逆时针单向绕行到达所去的路口时右转驶出环道。环形立交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圆形、椭圆形等。此外,还有两层环形立交、三层环形立交之分。
2、交叉路口是指平面交叉路口,即两条或者两条以上道路在同一平面相交的部位。
3、相邻伸缩缝之间的桥梁叫做一联,两相邻桥墩之间的桥梁就叫做一跨,一联包括两跨及两跨以上,而特大桥一般又包括很多联.只有连续梁才存在几跨一联的说法。联是针对连续梁桥。两个连接墩之间算一联,一联由不同的孔跨组成。例如,某连续梁桥,25孔,5孔一联,则该桥有5联。
1、距 地 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 15m;4 距 公 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 口不应小于20m;5 当 基 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6 与 立 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2、道路禁止开口的规定主要出现在《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具体规定是,在主干道旁边,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开设路口的,只能开设非主干道。此外,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道路上开口的规定还应当符合当地的空详规。
3、地块周边不准直接向城市道路开设机动车出入口的路段。禁止开口路段指对地块机动车道与外围道路相交的出入口方位和位置的控制,主要考虑减少对外围交通干道的干扰,并合理组织引导地块内部交通。
4、禁止开口路段是指从开口路段道路红线到路口的道路红线算起的。是从道路红线算起的。